记录一次产品8n国际化的翻车事件

最近开发一款新产品,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——语言国际化。
产品有100多个单品,需要支持七八种语言,每种语言的翻译内容多达四千多行。为了实现这个功能,我最初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:创建语言包文件(如EN.php、ZH.php等),并自动加载界面语言。
在Cursor里面我尝试使用Claude进行翻译,但速度奇慢,超长编码还经常断线。一整下午,我坐在电脑前,看着进度条缓慢爬行,效率低得可怕。大概是用了太多AI,导致觉得AI无所不能,所以一直坚持用它来翻译,直到翻译到一半,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就是Ai限速,超长编码卡顿。
思考了下觉得机翻肯定稳定:为什么不试试自动化机器翻译?
直接运行一个本地脚本,将内容的原始键值输出为JSON,然后调用第三方的机器翻译API。这些API不仅速度快,而且大部分还是免费的,也可以接入付费的DeepL!这样一来,整个流程就变得异常简单:第一步,脚本导出内容的英文版;第二步,通过API翻译内容;第三步,将翻译结果导入数据库,生成对应的语言包。
写好脚本运行起来。整个过程只花了大约二十分钟,就跑完了四千多行的翻译。而我之前浪费了一个下午,一直在用效率低下的方式做翻译。
有时候思路的局限性真的非常可怕。很多事情,只要换一种思路,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容易。记录一下这个愚蠢的下午,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自己,在傻干之前,一定要多思考一下方法和效率。
最近在整理博客文章,之前发了很多不太正经,爱调侃的文章,现在都准备私密掉,在犹豫是否放开搜索引擎抓取,还是新建一个独立的博客作为偏向产品和技术的输出端口,我之前看有收录博客的导航网站,把我划分到技术博客栏目里,这属实让我难崩,我没得一点上水平的技术。
因为本站的slogan写的是,“我在此处嗅到人间味道”,我一直是生活博主,结构写着写着生活内容,就开始学会了一些技术的东西,然后开始做产品自己写代码,vibecoder了,内容严重偏离生活,导致很大部分生活的博主都不来看了,这是我没想到的,当然也和我太忙有关系,我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写代码和测试了,现在也很少去四处看博友们都文章。

《 “记录一次产品8n国际化的翻车事件” 》 有 37 条评论

  1. 拾风 的头像

    随心挺好,想写啥就写啥,读者不重要

  2. 老麦 的头像

    谁家正经人天天写代码,发技术文。

    1. Jeffer.Z 的头像

      我一看评论区,一半以上的写代码,发技术文章,终归不是一批人不写一批文。

  3. 似水流年 的头像

    我这2天也一直找免费的可以直接对网站任意网页JSON解析结果翻译的免费api,没找到,deepl我感觉有点小贵,最后没办法,只能在代码里加入了映射字典,以后出现一次,加一次。

    1. Jeffer.Z 的头像

      deepl默认有50万token的额度,但是需要你开通绑定卡。我是淘宝几块钱买了一个token,等我忙完申请一下,弄一个自己的账户。

      1. 似水流年 的头像

        50W不知道能用多长时间。

      2. Jeffer.Z 的头像

        如果一篇文章1000字节,50万大约可以写三百到五百篇文章。

  4. 广树 的头像

    这截图的日语,很AI,参杂了许多AI的幻觉

    1. Jeffer.Z 的头像

      这个是DeepL翻译的。能看出来大概干什么的嘛?能看出来大概就行,如果大概都不行,那我就要重新换个翻译了。主要是使用功能,主界面是英文的,日语做个辅助吧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